|
聚合氯化铝混凝的过程发表时间:2025-04-18 10:28 聚合氯化铝混凝的过程 聚合氯化铝(PAC)的混凝过程主要分为凝聚、絮凝和沉降三个阶段,以下是详细介绍: 一、凝聚阶段 过程描述:PAC药液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合,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。 现象:水体变得浑浊,需产生激烈湍流。 操作要求: 搅拌速度:250-300转/分钟。 搅拌时间:10-30秒,一般不超过2分钟。 二、絮凝阶段 过程描述:微细矾花逐渐增稠和生长,形成更大的絮体。 现象: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并缓慢下沉,形成表面清晰层。 操作要求: 搅拌速度:先以150转/分钟搅拌约6分钟,再以60转/分钟搅拌约4分钟。 停留时间:10-15分钟。 状态要求:至后期矾花应呈悬浮态,以发挥PAC的最佳作用。 三、沉降阶段 过程描述:絮凝物在沉降池中缓慢下沉,大的絮凝体较快沉淀到池底,剩余的絮凝体继续相互碰撞结大。 现象:上层水为澄清水,余下的小直径和小密度的矾花慢慢下降。 操作要求: 搅拌速度:20-30转/分钟,缓慢搅拌5分钟。 静置时间:10分钟,以测量余浊。 设备选择:通常采用斜管沉降池,以提高沉降效率。 四、关键控制因素 pH值:PAC在pH值5.0-9.0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混凝效果。pH值过低会抑制水解反应,过高则可能形成难以沉降的氢氧化铝胶体。 温度:使用温度范围为5℃-40℃。温度过低会减慢水解反应速度,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PAC分解。 配合药剂:通常需要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,如助凝剂、pH调节剂等,具体投加量需根据实际水质和处理要求确定。 五、应用效果 PAC通过电中和、吸附架桥和网捕沉淀等作用,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及部分溶解性污染物。 适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水质,包括高浊度水、低浊度水、微污染水等。 六、注意事项 时间控制:足够的静置时间对净化效果至关重要。 搅拌过程:絮凝形成后,避免用力快速搅拌,防止凝结物质被分开。 |